台語有句俗諺云,「樹頭若有顧乎在(穩當)、免驚樹尾做風颱」,唯有農業政策從結構調整、擴展安全存糧品項及落實源頭管理,農業根本才顧得好。
520之後,這是新任農委會團隊,首次來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。
對我來說,這報告仍有幾點亟需努力之處。首先,它未真正論及農村再生的本質、對於糧食安全存量問題的探討不夠深入、也忽略了許多民眾都很關心的動保議題。
在短短的10分鐘內,我提出了三點質詢:
1.農村「真」再生
農村再生經費運用應重新檢討,需連結農委會全面性政策,並非點狀的方式來推動,來協助農(村)業發展。
2.「雜糧」要安全
時至今日,國人飲食習慣也有所改變,除原有的稻米安全存糧外,安全存糧品項也應依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作出調整,我要求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時,應比照日本經驗推動我國雜糧安全存糧制度。
3.要「人」陪浪浪
關注流浪動物議題,現在有許多縣市已率先實施零安樂,然而流浪動物的進所量並沒有減少。我認為收容所除改善原有設施外,同時應正視第一線人力缺乏的問題,要求農委會應主動盤點全台收容所現況,並給予其應有的合理資源。